“吕梁模式”封堵“暗箱操作”
8月14日,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平台建设现场会在吕梁召开。去年以来,吕梁市以“四权制衡”机制为核心,打造公共资源交易暨工程廉政监督联合平台,对交易过程事前事中事后实现了全程监督。
平台试运行半年多来,共发布各类交易信息654条,完成各类交易454项,成交金额29.46亿元,节约资金3521.55万元。
作为我省首家构建起这一廉政监督联合平台的城市,“吕梁模式”给其他县市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领导带队外出“取经”
工程建设领域曾是遭人诟病的“腐败重灾区”。为了治愈这一顽疾,吕梁市也曾实行过工程招投标制度,增加了招标代理、工程投标、专家评标以及纪检监察等环节,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结果是环节比原来多了,开支比原来大了,暗箱操作的空间却并没有压缩掉。
如何才能彻底根治这一顽疾?吕梁市纪委监察局开始外出 “取经”,由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三下江南,两赴东北,带着问题考察,学习比较求证,针对吕梁实际,终于摸索出一套解决办法。
根据“政府主导、管办分离;集中交易、规范运行;部门监管、行政监察;制度完备、科技支撑”的总体原则,吕梁市将原来分散在市建设局、市经委、市国土局和市政府采购中心的建设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交易职能连同机构人员全部归并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并于2012年12月20日进入试运行阶段。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初步实现了“场地集中化、资源节约化、行为规范化、交易透明化”。
将权力关进“笼子”
权力制衡可以有效阻断腐败源头。吕梁市纪委驻交易中心工作人员会同各业务主管部门通过对建设工程交易、政府采购、国土资源交易、产权交易各个阶段每个流程的认真梳理和剖析,绘制了 “四权制衡”图,排查出交易过程一般风险点15个,关键风险点15个。
“所谓四权制衡是指交易中心履行公正交易权,主管部门履行业务监督权,纪检监察机关履行廉政监督权,群众有权对交易全过程进行监督,各种权力在交易平台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吕梁市纪委一位负责人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如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谁要胆敢越权或失职,马上有下一个环节说不。”
业务管理系统以严密的权限管理,各自履行职责为核心,系统对项目登记、信息发布、开评标等环节进行流程固化。通过设定条件对交易各个环节的办理时限、处理意见做出明确规定。
电子监察系统则通过声像监控、风险点管控等措施,结合中心人员履职情况和监管意见等方面,对交易过程进行全方位、动态、实时监察。当事人办事不再像过去那样跑好几个地方,找好多人签字,来回折腾好多次,而是进一个门,一条龙走,在规定时间内等结果就行,如果到时候没结果还可以随时反馈意见或举报。由于一切都在网上运行,谁都能看得见,且留有痕迹,所以,操作环节就不敢偷懒推诿,审批环节就不敢胡乱用权,监督环节也不敢徇私枉法。
暗箱操作无机可乘
“以前投标要反复跑腿,找这找那,而且还会担心因保密性差投标人串标围标了。”吕梁一家公司老总说,如今每次公司参加工程投标不仅可以上网报名,而且整个过程公开透明,能否中标心里有底。
为了确保新生的吕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能够真正发挥效用,交易中心出台了六大类四十七项管理制度,涵盖了联合平台运作的全部过程和各个方面。有了这些制度的保驾护航,加上现代科技的大规模运用,暗箱操作再也无机可乘。
记者看到,在交易中心大厅一层左侧的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办理区,一条龙设立了综合咨询、项目登记、信息发布、集中报名等14个服务窗口,实现了现场受理、公开便民。一层右侧的工廉监督区设立了工程廉政监督、建设工程交易监管等6个一条龙审批服务窗口,实现审批不出门、交易不出场。
二层的开标区设有5个大、中型开标室,1个拍卖大厅,1个答疑室,答疑室通过电话魔声系统,有效预防专家与投标人相互串通等违规行为的发生。中心敞开式办公区,全部采用玻璃隔断,既互不干扰又互相监督。
三层的评标区设有门禁系统,专家和保密员凭卡方可进入。隔离评标区内设11个独立工作室,声像实时监控。所有的活动过程和每一个岗位的状态都会实时传输到监控区的大屏幕上,阳光普照,没有一丝阴影。
通过制度+科技,昔日遭人诟病的 “腐败重灾区”开始变得日渐明朗。
工程采购成本降低
随着山西省综合评标专家库吕梁终端进驻交易中心,吕梁公共资源交易实现了专家随机抽取、语音自动通知、名单密封打印。以前那种按照某人意思和专家预先打招呼的现象一去不复返。
此外,为了选优汰劣,吕梁对在该市从事建筑业活动的各类企业实行智能IC卡管理。建筑类企业可通过吕梁市公共资源交易门户网站进行注册,经市住建局驻中心审批窗口审核后,即时发放IC卡,建立综合数据库。同时,通过公开比选的办法对建筑类中介机构 (包括招标代理、造价咨询、施工图审查)的资格、能力、业绩、信誉等情况进行综合比较,从中优选一批进入“中介机构”备选库;招标单位从备选库中网上随机抽取确定中介机构。有效避免了中介机构、建设单位、投标企业相互串通,确保工程交易廉洁安全。
没有了暗箱操作,交易链条上的食利者减少,工程或采购的成本自然会降低。交易中心试运行半年多来,共发布各类交易信息654条,完成各类交易454项,成交金额29.46亿元,节约资金3521.55万元。
相关阅读:
- 岚县精准扶贫:农民栽树挣票子政府花钱买林子2016-07-26
- 吕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激发市场活力2016-07-13
- 吕梁大力发展军民融合纪实2016-06-19
- 石楼:推进“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项目2016-05-25
- 吕梁一个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后的变化2016-05-23